推广 热搜: 土豆  河南  水稻  甘肃  节前  全国  种植  白菜  湖北  散养户 

千亿蝗虫压境 鸡鸭鹅鸟等生物部队防治效果不错

   2020-02-18 中国养殖网本站原创8220
核心提示:当前3600亿只蝗虫以日行150公里的速度侵入中东及南亚次大陆地区。新疆是中国的蝗虫主要危害区,每年发生面积都不低于2000万亩,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阿
 当前3600亿只蝗虫以日行150公里的速度侵入中东及南亚次大陆地区。新疆是中国的蝗虫主要危害区,每年发生面积都不低于2000万亩,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等,会成为“跨境”蝗虫的主要侵扰地。
 
在中国古代,根据生物之中相生相克的原理,培养蝗虫的天敌,按照这个思路来达到灭蝗的效果,这就是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法。主要有保护食蝗益鸟、饲养家鸭啄食蝗蝻、痘毒治蝗法这三种方式。
 
在现代,生物灭蝗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目前治理蝗虫的主要方法是人工喷洒农药,或使用飞机和地面机械喷药,虽然也能有效遏制虫害,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一只粉红椋鸟一天捕食180只蝗虫
 
粉红椋鸟是蝗虫的天敌,以蝗虫为主食,且食量惊人,成为生物灭蝗的主力军,被誉为“草原铁甲兵”。利用椋鸟灭蝗,人类利用“生物治蝗”最成功的方法之一。招引椋鸟治理蝗虫,不仅防控范围大,而且资金和人力投入小。
 
20世纪80年代,在新疆蝗虫易生区、常发区通过人工堆石和修建永久性砖房,为粉红椋鸟备好“育婴房”,引鸟吃虫,实现生物防治。
 
 
 
粉红椋鸟在飞行
 
粉红椋鸟属于夏候鸟,每年5月到8月飞到新疆繁殖。7月底,雏鸟可以自行采食后,老鸟先飞走,留下幼鸟再吃一阵子蝗虫,8月底迁徙回位于欧洲东部及亚洲中西部的冬季栖息地一带。
 
粉红椋鸟对繁殖地的要求有两个,一个是,蝗虫密度达到每平方米15只以上,另一个是,选择石堆筑巢。
 
 
 
蝗虫被牛马惊扰飞起,粉红椋鸟负责捕食
 
粉红椋鸟捕食方式很特别,上千只飞成群,像黑云一样俯冲草地达到惊扰蝗虫的效果,再迅速捕捉。也有追随畜群的,当马牛羊啃食牧草时,会惊飞蝗虫,正好被等在旁边的小鸟吃到,有一部分粉红椋鸟采用的是这种‘协作捕虫’的方式。
 
 
 
粉红椋鸟食量惊人,每天捕食蝗虫120-180只,繁殖周期内能吃掉2亩地左右的蝗虫,雌雄共同捕食养育雏鸟,堪称生物灭蝗的“铁甲军”。它们除了吃蝗虫,还捕食螽斯、甲虫、蟋蟀等多种昆虫。
 
1只大雁鹅控制蝗害18亩
 
大雁鹅又称朗德鹅、灰雁、野鹅,其躯体肥大,大的可大于10kg,体质壮实。雁鹅主要以捕食昆虫和食草为主,适口性广,只要提供饮水既可,较大利处在于饲养成本低。
 
 
 
雁鹅在治蝗初始期不须调训。雁鹅能适应多种环境,既能水养,又能陆养、圈养,越适合自然放养,易于放牧管理,不需要进行人工调训,就可自行在野外采食蝗虫,每天采食半径要走5km左右。大雁鹅食量特别大,每只大雁鹅在一个治蝗期平均可控制蝗害面积18亩左右。
 
一只鸭子一天可治蝗8—10亩
 
牧鸭治蝗防治技术,是新疆利用和开展生物防治技术控制蝗害的又一次创新。
 
 
 
将传统的水养家鸭引入干旱缺水、气候多变、生存条件恶劣的荒漠半荒漠草原,以人工饲养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牧鸭生存必需的基本饮水和食饲量,提高成活率,实现水鸭旱养。并发挥其食量大,捕捉能力强,喜食各种昆虫的优势特点.控制蝗虫种群密度,防止灾害的发生。
 
在蝗虫密布的草场,一只雏鸭就可以控制4平方米“地盘”;成年鸭子食量更大,一口气能吃100多只。如果3000只鸭子,每天凌晨不到6点钟便开始灭蝗,一只鸭子一天可治蝗8—10亩。鸭子每天出动三次,就能使近3万亩草地免受蝗虫祸害。
 
一只牧鸡能防治7.5亩
 
在蝗虫密度吸引不到粉红椋鸟的地方,通过放养牧鸡,治虫效果也很好。
 
 
 
2012年,国家农业部发动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四川等十个省、自治区进行牧鸡治蝗,全国有1.25万农牧户,出动300万只鸡对1400万亩草原蝗虫进行了治理,当年户均增收6500元。我国草原地域广阔,具有养鸡条件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都可以进行牧鸡治蝗。
 
 
 
牧鸡治蝗须调训使鸡听口令,而且调训工作从幼雏就开始,饲喂时给以固定信号,使其形成条件反射。
 
鸡群灭蝗效率很高,主要食物就是蝗虫。而且,只要有充足的水,每天只需喂一次饲料,与圈养的鸡相比,吃蝗虫的牧鸡,饲养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是货真价实的“绿色食品”。
 
微孢子虫:让蝗虫得传染病
 
除了鸟类家禽,我国生物治蝗主要发展一些蝗虫微孢子虫类的生物制剂,它可以在中等偏下的密度情况下进行应用。
 
微孢子虫是蝗虫的专性寄生物,它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它被蝗虫取食以后,可以在蝗虫体内,引起蝗虫的体内侵染体,侵染蝗虫,然后使蝗虫得病,直至死亡。
 
这种病可以垂直传播,也可以水平传播,它可以在蝗虫的群体内进行相互传播,形成流行病,形成比较长期的流行病。然后成为蝗虫的种群内的自然控制因素,使它处于互相抑制的状态,使蝗虫不再频繁爆发。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防治害虫研究专家张龙认为,生物治蝗手段好比是中药治病,疗效虽不像化学除蝗的“西药”快,但对生态、环境、食品的安全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千亿级蝗灾吃不尽 要靠化学消灭
 
然而,千亿级的蝗灾是不可能靠“吃”控制住的,人吃不行,鸡鸭吃也不行。它们只能控制住小规模、低烈度的蝗灾。
 
对于蝗虫这样的害虫,生物防治可以将其扼杀在苗头之中,但一旦蝗虫泛滥成灾,会远远超过鸟类的食量,吃到撑都吃不完这些蝗虫。一旦蝗虫的繁殖速度超过了鸟类的捕食速度,蝗灾就来了。蝗灾成型后,生物防治就失效了,必须要喷洒农药,哪怕会引起大面积化学污染也要喷洒。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规划(2014-2020 年)》,摘录里面的原话:
 
“目前,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 2.8 亿亩次左右,分布在 20 个省(区、市)”。其中,“草原蝗虫常年发生 1.8 亿亩次左右”,剩下的1亿亩次,基本就是农牧业地区。“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新疆等常发区和吉林、黑龙江等偶发高密度蝗群危害仍时有发生。”
 
中国拥有强大的蝗虫防治体系,已经很久没发生过蝗灾了。我们的岁月静好,背后其实是一群人的默默守护。这次的东非特大蝗灾,是25年来全球的最强蝗灾,而且种群数还在病毒式的增长中。但它们只要敢入境中国,必定是有来无回。
 
标签: 蝗虫 防治 鸡鸭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56038号
百度网盟123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可信电子商务联盟_商家网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