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土豆  河南  水稻  甘肃  节前  全国  种植  白菜  湖北  散养户 

国内奶业面临成本升高国外竞争双重问题

   2012-11-03 3600
核心提示:  中广网北京9月2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目前,玉米等一些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养奶牛没有利润可言,今年

  中广网北京9月2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目前,玉米等一些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养奶牛没有利润可言,今年基本稳赔不赚。有河北的奶农告诉媒体,牛奶收购价最贵的是前年冬天,一公斤3元钱,目前降到了2.9元一公斤。奶价连年走低,但是饲料价格却“坐着火箭”上涨,今年的饲料价格是近年来最高的。涨幅最大的豆粕,去年一公斤2.1元,今年涨到3.2元。所以,有奶农无奈地调侃,说现在一斤奶的利润还不如一瓶矿泉水。

    国内吵得正凶,国外原料奶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侵占了国内市场。乳业生产的主要原料全脂粉国际市场价格近期大幅下调,天津港到岸价格每吨只有2万2500元,而乳品企业在当地奶源基地收奶制粉成本高达3万4千元,企业每用一吨自产原料亏损将近万元,一些乳品企业缩减采购国内奶源,转向使用低价的进口原料全脂粉。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黑龙江等地方的不少奶户因为鲜奶无处销售,不得不把奶倒掉,部分地区的奶户低价卖牛,甚至出现了杀牛的现象。内忧外患交织,进退失据的奶牛养殖业向何处去,令我们不由得捏一把汗。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评论这个话题。

  奶农最近“有点烦”,一边是企业压低收购价格,牛奶卖不上价钱,一边是饲料成本上涨,养牛只赔不赚。国外的廉价奶源也杀入国内市场。根据奶农的说法,牛奶卖不上价钱,是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后,少数企业垄断了市场。

  胡定寰:企业垄断市场和三聚氰胺没有什么关系,关键问题在于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小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向大企业提供产品,如蒙牛、伊利、光明、三元等基本上可以占有全国30%到40%的市场,这是全球的趋势。

  垄断形成之后,奶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养牛只赔不赚,这跟垄断有一定关系。如果你有若干个互相竞争小的奶牛厂,在收奶时就会发生竞争,少数大乳制品加工厂在生产牛奶的阶段有定价权,农民没有办法和他交涉,所以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一家或几家独大,收奶时有定价权,少了企业竞争互相比价的过程。除了这种情况外,国外廉价奶源也正在趁机占领国内市场,而且国外奶源的价钱低,质量也不差,有专家担心牛奶以后可能会像大豆一样,国外生产商占主动地位,国内行业很被动。

  胡定寰:我觉得不会完全像大豆一样,但如果照着这种趋势,国外进口奶粉对国内奶农的影响会非常大。因为国内劳动力生产能力低,技术低下,每一头奶牛的产奶量低于国外,奶牛的数目也低于国外,再加上很多饲料都从国外进口,这样和国外奶粉相比,我们的竞争力越来越低。怎么改变现状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国一个奶农管理的奶牛大概有5到6头,但欧洲如荷兰,一个奶农可以管40头。现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贵,我们的生产效率比人家低,当然生产成本要高。

  其实,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一直对奶牛有补贴,中国对新西兰奶源实行零关税政策,引入竞争本来可以刺激市场,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但现在看来,这样的作用似乎没有达到,于是有人呼吁政策方面应做一些调整。那么,政策方面应做哪些调整?

  胡定寰:我们应该从两方面调整,一方面从政策上调整,第二,在关税上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除此之外,我们现在要展开一种“喝鲜奶”的运动,因为我们现在喝的大部分牛奶都是高温灭菌奶,常温保存6个月。这些奶可以用国外进口奶粉制作,但如果越来越多消费者能喝巴氏灭菌奶,就是鲜奶,这个奶不可能从国外运进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抵制国外奶粉的进口。所以现在除了税收的调节以外,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改变消费者的意识,真正理解鲜奶的营养度和口感,通过国内的鲜奶把国外低价奶粉赶出市场。

  但是据观察,很多超市里巴氏灭菌奶已经找不到了。很多人说,这是奶业管理体系中存在一些漏洞,我们是否应该调整管理体系,让更多鲜奶走进千家万户?

  胡定寰:是的。一方面是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也好,科研单位也好,教育单位也好,也都要对消费者进行引导、教育,让他们逐步习惯喝鲜奶,其实美国、欧洲、日本喝的都是鲜奶而不是从奶粉调出来的奶。


  胡定寰 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和农产品市场问题研究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1996年在日本歧阜大学农学部获得农学博士学位,同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任职。1998至200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派遣荷兰接受农产品供应链相关培训。2003年在国家教委留学基金会支持下,在日本京都大学从事农产品市场和食品安全问题合作研究工作。2010年担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驻中国首席代表,致力于荷兰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引进和中国优秀人才培育工作。

  多年来,胡定寰博士学习和笔耕不止。大量的调查研究与培训,使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有深刻的了解。从2007年开始研究和参与“农超对接”,为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超市做了大量的工作。2010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有关农超对接专著,《农超对接怎样做?》。迄今主持过60余项国内外课题,涉及蔬菜、水果、猪肉、家禽、牛奶等领域,发表中外学术论文100余篇。

 

(中国广播网 经济之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56038号
百度网盟123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可信电子商务联盟_商家网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