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土豆  河南  水稻  甘肃  节前  全国  种植  白菜  湖北  散养户 

网购化肥农药发展迅猛,线下农资店生意惨淡!农资实体店要死了吗

   2023-11-18 企业企业660
核心提示:如果你是在城里上班的农村人,问过还在老家种地的父母,他们平日购买化肥或种子是通过哪种渠道的吗?有的中老年群体,可能还是按照原来的习惯,要么到

如果你是在城里上班的农村人,问过还在老家种地的父母,他们平日购买化肥或种子是通过哪种渠道的吗?

有的中老年群体,可能还是按照原来的习惯,要么到镇上的实体店购买,要么是等一些零售商在农时拉着货到村里后再买。

也有一些更年轻的农民,他们也学会并适应了网购。像购买衣服食品一样,购买种子、化肥以及农药等农资,也是从网络渠道下单。

究竟是跟上潮流网购好,还是按照老传统从实体店或者零售商处买,每个人都能说出各自的理由来。

倒是那些实体店经营者,由于受到了网购的强烈冲击,生意不再有前些年好,他们认为网购模式对线下的经营形成了威胁。

情况到底怎么样,具体得看一下网购和实体店各自的优劣是什么。

农资电商的发展规模

截止到今年,网购农资产品的电商模式,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各大电商平台,都积累了自己的渠道和消费群体。

2012年,农资电商可谓井喷发展,当年单一季度的市场交易规模就超过了156亿元,高达401.3%的增速,简直让各大电商平台以及投资人杀红了眼。

从那之后,任何一个商人都想进入这一领域分一杯羹。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各大电商平台,专门划分出了针对农资的渠道,这样的区分模式,是独立和垂直运营的。

除了平台之外,原有的农资制造企业,纯粹的投资者、物流运输企业也都挤进了这一赛道。关于农资的各种股票,从2014年到2015年间,几乎是翻着倍往上涨。

资本市场很热闹,而对于网购终端,提供仓储或者是配送等服务方式,各个平台亦在尝试不同的策略。

但是由于农资不同于其他商品,渠道和平台容易构筑,消费模式、消费节奏以及消费潜力不容易把握,所以在2017年前后,资本的热度渐渐退潮,农资电商领域也进入了整合发展的态势。

这时候,很多线上的商家为了争夺消费者,在农资领域大打价格战,一时间导致大量的产品出现了价格混乱。

有的线上的商家,通过推出单一农资产品爆款的模式,一时间确实让销量大涨。比如草甘膦,一家线上商家的销量在4个月里,从起初的30万增长到了100万。

主打爆款再加上代购的策略,确实让不少线上商家大赚了一波。当时不少投资人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复制也可以持续。

但实际上,由于各线上商家开启了价格战,进货渠道和产品的质量不能保证,利润空间又被进一步压缩。所以这种模式只持续了不长时间就草草终结了。

2018年之后,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实体店经营受到更严重的冲击,农资电商的发展规模变得更加零散,大量的中小企业也加入了这一领域,都建立了自己的直营店。

如此一来,实体店再次受到影响,线下的渠道商也感受到了来自线上销售的威胁。综合来看,这十余年的发展虽然有波折,但最关键的是,农民逐步接受了电商这种模式,为接下来的更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但是,任何一种销售模式都不会是完美的。

新销售模式产生的新问题

2022年初,《农民日报》的记者关于网购农资,曾到四川做过实地调查,既走访了个体农户,也调查过专业的合作社。

数据显示,合作社模式以及家庭农场模式的经营者,可能是因为土地规模数量大且集中,经营者更愿意采取网购农资的模式。有50%的受访者,曾有过网购农资的经历,也有78%的人表示会在未来尝试网购。

受访者认为网购最大的优点有两个:方便快捷、价格便宜。这一情况在达州的一个合作社也得到了确认,这个合作社通过对比价格发现,网上购买比实体店购买,至少便宜了15%。对这个合作社来说,一年就可以节省几万元的农资采购费用。

但是,网购农资的最大优势,也恰恰是它最大的劣势。记者的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合作社以及农场主对网购的兴趣很高,可最终的满意度并不高。参与调查的人中,只有29%的人对网购农资比较满意。

(大兴安岭地区查获的一批假农药)

其余有过网购农资的人,超过50%都认为体验不好。最主要的因素是,大家都怀疑买到了假货,由于是网络购买,事后维权都难。

成都一个叫付军的农场经营者就吃过网购的亏。他表示从网上买到的农资产品,有的是真的,但有的全部都是假货,还有的是真假掺半,很难让人辨别。

资阳的一个农场主,曾经从网上购买过一批农药,用过后感觉是假货,此后就再也没有网购过。而巴中通江县的一个养殖场业主,在网上买过一台玉米脱粒机,收到货后才发现跟网上展示的图片完全不一样。这些不好的网购体验,让不少农民对网购农资望而却步。

农资电商线上的“水土不服”

除了有假货导致的维权难之外,从农时以及农民的消费习惯来看,农资电商的模式在农村地区也有“水土不服”的不利因素。

辽宁的一位农民表示,原本他想网购一批化肥,但是询问过商家后才发现只配送到镇上,自己还得专门去取货。而且由于不在一些物流公司的覆盖范围,商家只能通过邮政渠道运送。

这样一来,不但时间花费的更长,运费方面也更贵。原本这位农户是想趁着雨后赶紧施肥的,可网购运费高又浪费了时间,最终还是在实体店购买好。

辽宁农民的遭遇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农资不同于其他商品,它的使用很多时候有很强的时效性。

比如各种种子,农民并不会提前购买,以往都是趁着农时,到实体店购买后直接播种。如果网购种子的话,由于是从外地运送,时间上可能就会被打乱。

尤其是化肥这种体积较大且比较容易挥发的产品,农民更不可能提前购买放在家里。但如果网购送不到家里,既可能耽误农时,去镇上收取化肥又相当麻烦。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直接拉着化肥到村里卖的零售商,相比于电商才是更方便的。

除此之外,网购不能赊账,对一些农民来说也是不好的体验。农村地区实体店购物,不管是农资还是其他商品,不少农民都有挂账的习惯。

他们购买东西不一定会每次结算,而是赊欠着到年底或者某个季节统一结账。由于农村是熟人社会,这种方式很常见且已经习以为常。

实体店的农资销售,消费者会赊欠零售商,零售商又进一步赊欠供应商,多年来这种模式虽然一直被人诟病,但因为有些农民的习惯改变不了,因此也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农资电商的出现,则直接杜绝了赊欠的可能。有些农民不习惯这种模式,进而也不会网购农资。

但总的来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农民担心假货。它不同于其他商品,有些假货的损失在可控范围。农资产品一旦遇到假货,比如假的种子或者化肥,一个季度的收成受损不说,农民的辛苦劳作也会付之东流。

而对线上的电商来说,有些就是以纯粹的假货牟利骗钱。有些商家则是因为竞争激烈,只能通过价格的优势来吸引消费者,但过度压缩农资产品的成本,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质量受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不相信网购的产品也就情有可原了。

线上线下互补,谁的作用也无法替代

虽然网购农资存在一系列问题,但由于其已经形成了规模,实体店照样高兴不起来。

根据今年初电商平台的统计显示,销往乡村市场的农资中,农药、兽药、饲料、养殖器具是增速最快的产品。此外,化肥的成交额增长了10%,农药和农机的成交额比往年同期多了6倍。

不过从线下一些农资销售商的数据来看,如今的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是五五开,销售比例已经基本持平。

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实体店虽然会继续受到网购的冲击,但农资电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市场份额吃掉。尤其是假货导致的问题,还会让两者的市场份额此消彼长。

以实体店来说,虽然价格贵是它最大的劣势,但常年积累的信誉和客源,又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农资产品的质量。客源虽说被网购分流了,可实体店也并非完全失去了存活能力。

在山东临沭县,一个叫邢连成的销售商,他的实体店就活得很滋润。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他在日常经营中,提供了比其他销售商更优质的线下服务。

(邢连成的农资店)

凡是来他店里购买农资的农民,邢连成都会按照农民的住址和购买的农资,分门别类建立专门的档案,售后的相关服务就可以精准到每家每户。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他建立的农民档案已遍布40多个村庄,农户更是超过了1500多户。

在这种精准服务的模式下,邢连成可以为大量农民提供农技服务。他的店里,每天除了购买农资的人,还有不少农民前来咨询各种农业问题。

这种模式不但拓展和稳定了客源,而且邢连成的店还打破了其他实体店多年来的赊欠现象。来他这里购买农资的农民,都乐意接受一次一结账。

所以邢连成的经营模式,对如今受到冲击的实体店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启发。哪怕是对农资电商来说,未来要想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各个商家更好的售后服务,也才是留住客源的最好方式。

这样一来,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避免劣势的冲击,才是存活下来的保障。

结语

实际上,此前在农资电商刚兴起的时候,也有人提出过类似的建议。线上网购模式,如果能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就可以针对专业的种植户。

而那些个体的农户,他们根据自身的习惯意愿,则可以继续到实体店里去购买。

尤其是线上模式,价格不能作为唯一的优势,要想保证和扩大客源,产品的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也是关键。

至于线下销售价格高的情况,其中一部分因素是赊欠导致的。如果像邢连成那样,以优质的服务避免赊欠,同时又能抵消一部分农民对价格高的芥蒂,那么价格因素也就不是实体店的劣势了。

所以说来说去,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能真正为消费者着想,就一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参考资料:

《“三问”农资电商,洞见下一个十年!》 咸宁新闻网 2023年6月14日

《网购农资假货泛滥 教你六招分辨真假维护权益》 央广网 2016年2月26日

《网购农资,如何避坑》 农民日报 2023年3月22日
 
标签: sdf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56038号
百度网盟123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可信电子商务联盟_商家网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