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土豆  河南  水稻  甘肃  节前  全国  种植  白菜  湖北  散养户 

节日里逛农遗丨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5个农业文化遗产

   2023-10-06 jojojojo500
核心提示: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北京怀柔板栗栽培系统等50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分七批认定了188项中国重要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北京怀柔板栗栽培系统等50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分七批认定了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朋友认识了解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双节期间,微观三农特开设“节日里逛农遗”专栏,对新认定的50个农遗地进行集中展示,期待读者朋友们能有机会实地去感受、去体验这些新时代农耕文化的魅力风采。

四川高坪桑蚕文化系统

以高坪为主的四川东北地区具有浓厚的蚕桑文化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主要位于会龙镇。四川高坪蚕桑丝绸文化系统,是以川东地区嫘祖蚕桑文化为起点,多次参与历史上重大事件为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遗产的核心保护要素包含丰富桑树与蚕品种资源,独特栽培与养殖技术,深厚且持续发展的区域蚕桑文化习俗,生态的桑粮结合立体种植与景观特色,以及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文物。高坪区创造性得采用种桑养蚕,以防止“东桑西移”战略与耕地“非粮化”之间的“桑粮矛盾”,采用桑粮间作的方式,解决政策矛盾。主要套种大豆、花生、小麦等粮食作物。同时,高坪区由于境内土质多属红棕紫泥土,其特点是风化快,易发生水土流失。采取桑粮间作的模式,农作物收获后禾苗就地覆盖,除去杂草,腐烂后不仅增加了土壤肥力还改良了土壤结构,配方施肥、粮桑兼顾,既保证粮食增面稳产增收,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使广大农民从温饱走向富裕。

蚕桑生产是会龙镇的一大支柱骨干产业,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15%以上。当前,会龙镇有桑园2000亩、果桑200亩,年产鲜茧3000公斤,有标准化蚕房10个,茧站1000平方米,发种、产茧收入居全区第一位。有专业蚕业合作社和标准化茧站,蚕桑生产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产业服务体系健全,有养蚕科技示范户50户、专职技术干部13名、农民技术员40名,有优质的新桑品种资源,栽桑、养蚕、种植、配套、综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丰富,是高坪区唯一享有市级蚕桑基地镇称号基地乡镇,发种、产茧收入居高坪区第一位,曾被评为产业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四川筠连山地茶文化系统

遗产地所在的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结合部,古为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今为出川入滇的重要门户。如今,作为中国三大高香红茶之一“川红”的主要产区,筠连被称为“川红故里”,在全国享有盛名。四川筠连山地茶文化及复合农业系统,是以起源于筠连的具有2000多年茶叶种植与畜禽养殖历史,以互惠共生的生产方式为特点的,涵盖了优质的茶树与黄牛等畜种种质资源、茶叶种植管理技术、红茶制作加工工艺、以种养结合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地方特色农业民俗文化的复合农业系统。

筠连山地茶文化及复合农业系统以茶文化为核心,筠连县各个乡镇都紧紧抓住“高山云雾出好茶”等生态条件,广泛种植茶叶,大力发展种茶、采茶、制茶产业,“山地茶文化”这一要素遍及了全县。除此之外,各个乡镇、村庄又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山地生态环境的优势,发展特色的山地农业。在种植业方面,利用山地地形开垦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在林业方面,利用连片的大面积林地种植中药材和果树,包括黄柏、木姜子、柑橘、李树等;在养殖业方面,利用山地丰富的植被水草,大力发展黄牛养殖,鸡鸭鹅等畜禽养殖。这种山地农业的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以复合形式出现的,尽管各乡镇发展农业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发展山地复合农业的本质是相同的,林下养殖、茶园养殖、梯田养殖、茶林套种等山地复合农业要素,在整个筠连县的各个区域中都可以见到一种或几种,各个领域的复合生产要素集合成了整体的山地复合农业生产方式,各个区域的复合生产要素共同组成了整个县域的山地复合农业生产系统。

贵州兴仁薏仁米栽培系统

兴仁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州中部,是滇、桂、黔三省结合部的中心市。兴仁薏仁米有丰富完整的传统知识系统,包括传统选种育种技术知识、传统种植技术知识、传统加工知识、传统药用知识、传统食用知识。兴仁薏仁米目前的主栽品种为传统自选自育品种。以兴仁本地良种选育的多种薏仁品种,是国内薏仁米种源输出地。兴仁薏仁米加工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工艺流程,薏仁米原粮→清理→分级→砻谷→分离→碾米→整理。薏仁原含有草秆、瘪粒、砂石、泥灰、草籽等杂质,通过传统砻谷分离,脱壳后的薏仁糙米呈灰褐色种皮,民间称为黄米,进入现代社会,黄米二次去皮,颜色呈白色,又称白米。

薏仁米是兴仁市传统经济作物之一,是兴仁市努力打造的一种特色农产品,现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目前,面积达到35万亩,薏仁谷产量达10.5万吨以上,主要种植区域为兴仁市屯脚镇、巴铃镇、回龙镇及下山镇等4个镇。经过几十年发展,兴仁市境内的薏仁米加工厂已经有400余家,规模企业以上有5家。全市范围内种植面积及种植人数均在不断增多,境内企业生产的薏仁米产品销售至北京、上海等全国30余个省市,并出口至美国、日本、韩国等10余个国外市场,市场占有量达75%以上。

西藏芒康传统葡萄栽培系统

芒康县葡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芒康南部的纳西、曲孜卡、木许等低海拔乡镇,主要品种为黑珍珠。芒康县盐井片区地处干热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引水灌溉便利,光照充足、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有利葡萄品质形成,为发展葡萄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黑珍珠葡萄为芒康优势葡萄品种,在盐井适宜的地理经纬度和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及高原充沛的阳光滋润下开花结果,并逐渐成为当地老百姓喜爱的鲜食果品和葡萄酒佳酿的优质原料被广泛种植传承至今。芒康葡萄果穗圆锥形,中等大,穗梗较短,果粒紧密、均匀,果柄短,果粒圆形、小,果粉厚,果皮紫黑色、中厚、韧、微涩,果肉浅黄色,肉质软,风味浓甜,汁多,有香气。

自2013年全面拉开标准化葡萄基地建设的序幕以来,芒康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葡萄产业从房前屋后“庭院经济”转变为大田基地“核心经济”,共带动种植户687户3908人受益,人均创收达8000元。 目前,芒康县全域葡萄种植面积达1.17万亩,发展了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等5家规模型葡萄产品加工企业和4家龙头企业,培育10余户散装红酒个体生产作坊和80余户群众自酿工艺红酒。

西藏工布江达藏猪养殖系统

工布江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市西部。工布江达地区属于青藏高原少有高原山地地形,同时又具有大量的森林储备。这样的条件下,使得工布江达县成为了一个天然而且独特的藏猪养殖牧场。

西藏工布江达藏猪养殖系统,是以西藏原始时期的游牧与农业为起点,包含了高原型唯一的原始猪种品种保存、半野生半家养的原始放牧技术、青藏高原独有的气候与环境和藏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工布江达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坚韧的创造精神。藏猪具有抗御恶劣自然气候的能力、耐粗饲、抗病力强、耗料较少、饲养成本低、沉积脂肪能力强、瘦肉多、肉质鲜美、风味独特等特点。

由于工布江达大部分地形属于高原山地地形,当地人对于藏猪的放牧采用半野生半家养的方式。在这种放牧方式下,藏猪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工布江达周边的山区之中,在那里过着“吃虫草,饮泉水”的自然生活。由于工布江达藏猪长年累月都生活在周边的山区,生活环境与所吃的饲料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猪种,这也使得工布江达藏猪在各个方面都领先于其他猪种。同时,藏猪养殖户每年还会带领藏猪进行季节性迁徙,每年的四月至十月,藏猪都会被迁往它们的夏季牧场,以此来保证山区牧场的生态平衡。据统计,2022年工布江达县新建藏猪和牦牛基地 11 个,实施“仔猪入户养殖增收”模式,4000 头仔猪落户养殖,预计助农增收 640 万元。

来源:中国农村网

编辑:霍然

监审:郭平稳、徐锋

投稿邮箱wgsntg@126.com
 
标签: sdf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56038号
百度网盟123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可信电子商务联盟_商家网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