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土豆  河南  水稻  甘肃  节前  全国  种植  白菜  湖北  散养户 

风口调查|猪价低迷、猪肉销售萎缩、生物安全防控压力激增......养猪人放弃年货季提前清空猪场 直呼从业二十多年来“最难一年”

   2024-01-24 lsklsk370
核心提示:风口财经记者 王好 猪价开局不利。1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生猪(外三元)较上期下跌1.4

风口财经记者 王好

猪价开局不利。1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生猪(外三元)较上期下跌1.4%,为13.7元/千克,连续击穿该指标持续数月的14元底线。另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去年1-11月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3元,2023年将会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全年算总账亏损的年份。

展望后市,有养殖户表示,2023年是从业二十多年来“最难一年”,宜去化;还有企业认为,往后看五年,2023年应该是“最好一年”,降低养殖成本是唯一出路;零售商则无奈表示,“一整年猪肉都处于低价位,销量反而下降了。”

新的一年,生猪养殖行业何去何从,记者下沉青岛市下辖的平度、莱西两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从养殖户经营逻辑,一窥产业新局。

现状:

猪肉销售萎缩成“常态”养殖户清空猪场

眼下的生猪市场,可以说除了猪价低位徘徊的趋势没变,变化无处不在。

“今年价格比去年低差不多40%,但销量反而下降了。”在青岛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国产鲜后腿肉价格为8.88元/500g。生鲜负责人指着猪肉柜台向记者介绍,价格低、需求弱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去年一整年。此外,还有一个明显变化是,虽然正值年货季,但作为当地家庭传统年货之一的灌肠,销售却迟迟不见起色。“灌肠客户比往年少很多,单次的购买量也很少。”

他总结认为,猪肉消费市场的传统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年轻消费者成为消费主力,消费习惯改变,随吃随买替代大量囤货,对于肉制品的需求和选择也更加多元,虽然淡旺季还在,但猪肉需求总量下降是大概率。

相比消费端,生产端的形势更为复杂,变量也更多。入行二十多年的郑方玉表示,2023年是自己最难过的一年。他已经放弃年货季,提前在12月就将存栏的1100多头白猪全部出清,并且只留下一百多头母猪,仅为常年的一半。

记者了解到,提前出栏是当地自繁自养、育肥等中小养殖户的普遍选择,有养殖户甚至一头不留,连后备母猪也全部抛售。

究其原因,旷日持久的猪价不振压力下,生物安全防控成为“最后一根稻草”。来自青岛市畜牧工作站的调研显示,近期,受生物安全等因素影响,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损失较大,中小规模自繁自养场母猪存栏普遍缩减到1/3至1/2的规模,疫病防控消杀成本增长了20%至30%,直接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变数:

“生产排期”踩空“猪价大盘”上市猪企“越卖越亏”

不同于中小养殖户,规模猪企的抗风险能力通常被认为相对更强,并且可以通过出栏量摊薄费用,但如今,这样的优势似乎也已经消失殆尽。

记者统计18家上市猪企发现,截至2023年三季度,有17家亏损,净利润共计-210.32亿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家、-88.77亿元。此外,唯一实现盈利的京基智农,靠的也并非养殖板块,而是其房地产业务。

与此同时,从已经发布2023年生猪销售数据的16家上市猪企情况来看,2023年销售数量共计14328.93万头,过半企业出栏量增加,但销售金额不增反降。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三大头部猪企为例,三家2023年总销量10776.06万头,同比增长15%,销售金额为1813.78亿元,同比下降3.4%。

为何2023年行业整体亏损情况下,上市猪企产能却不减反增?事实上,根据养殖模式不同,生猪出栏周期约需要8-10个月。牧原公司战略部褚洪恩表示,2023年出栏对应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能繁母猪,2022年3-12月母猪处于持续增加趋势,2023年1-2月略有减少,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这也意味着,出栏量“排期”与生猪价格之间存在的“时间差”,让如今细如发丝的盈亏线又多了几分戏剧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2022年下半年,猪价曾短暂回暖,各类养殖主体的盈利与资金情况有所改善,增加了稳定现有产能、甚至扩产的意愿。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出栏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叠加消费端的需求回升并未达到预期,导致供过于求。

另一方面,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规模猪企成为主流。数据显示,2023年末生猪养殖的规模水平约为68%,比2017年提升了21%。从过去猪周期的规律来看,经历亏损后去产能的主要是中小规模散户,规模养殖场的生产经营行为以稳定为主。

散户目前仅剩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意味着整个行业抗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市场调节去产能的难度大了很多。来自农业农村部的监测信息也印证了这一点。2022-2023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高于4100万头,截至2023年11月末,为4158万头,虽然已经连续五个月同比下降,但是仍然高于《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种明确的4100万头这个正常保有量。

展望:

畜牧业集体走低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价格下行,正在成为整个畜牧业面临的问题。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畜牧业产品价格下降3.9%。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生猪下降14%,活牛下降7.8%,活羊下降4.9%

莱西市是畜牧养殖大县,肉蛋奶总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省县级市首位。眼下,这里的一些畜牧业项目正在转型。在莱西产芝湖新村,微藻研究院项目即将投入使用,项目引入生物科技企业,通过“生物提取+水产养殖”的模式,取代之前的奶牛养殖项目。项目负责人坦言,新项目科技含量高,符合当地绿色低碳发展规划,而传统畜牧业项目相对污染高、能耗高、成本高,且受到目前产业的周期影响,是退出的主要原因。

不管规模猪企,还是散户,眼下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已经是业内共识。新希望表示,2024年公司在猪产业上的整体思路是“降成本,提质量,调结构,稳规模”。对当前阶段的成本

降低而言,生产质量改善能带来的价值和利润改善,相比出栏量增长带来的摊薄费用而言要更明显,所以公司的重点还是抓好现有场线的非瘟防控和生产改善,也会根据不同区域的非瘟情况与生产成本,基于其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边际贡献,进行适当的能繁调增调减,并不急于扩充规模。

所谓“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对于中小养殖户来说,虽然没有规模企的抗风险能力强,但逆境中同样不乏创新玩法。

依托当地国家一类畜种资源“里岔黑猪”,郑方玉2014年开始尝试通过饲喂技术优化和品种改良,养殖、生产、销售特色猪肉。如今,他的黑猪年出栏6000余头,品牌黑猪肉产品最近还入选了2023年第二批“全国特质农品”名录。特色养殖让他在白猪养殖亏损的情况下,实现了板块平衡,“黑猪肉预计今年销量还会增加。”

刘勇曾经是一位养殖企业主,五年前,他开始转型做养殖届的平台公司,发展“平台+农户”养殖模式。如今,他的平台公司已经有一百多家养殖户,分布在胶东地区以及河北等地,去年出栏量达到40多万头。由于采取订单模式,养殖户只要达到养殖标准,每头猪的养殖收入为220元,去掉成本,净赚约150元。

“我们的平台上有饲料公司、母猪公司、养殖户、保险公司,屠宰企业,分工合作、利益共享、融合发展,各自把优势做强,互补短板。”在他看来,猪价不好、产能过剩背后,根本的原因还是养殖技术不行,导致成本高,“行情差的时候正是养殖企业练内功的时候。”

此外,针对生猪养殖现状,青岛市畜牧工作站总结集成了生猪养殖绿色低碳技术,并提出《生猪养殖稳产保供增效降本二十一条》等技术指导意见,通过农业农村局向各区市发放。畜牧工作站饲料营养科负责人刘宗正介绍,下一步,将加强降本增效技术培训,积极推广精准饲喂、平衡日粮、环境控制和“酶菌+”生态养殖技术,指导养殖场户适时出栏,提高生产水平,推动生猪养殖绿色发展。

 
标签: sdf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56038号
百度网盟123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可信电子商务联盟_商家网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