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土豆  河南  水稻  甘肃  节前  全国  种植  白菜  湖北  散养户 

大豆想高产?栽培、植保技术少不了!最全面解析且看这

   2023-11-16 lsklsk700
核心提示:大豆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主要种植区域呢就是东北,尤其是黑龙江为主,近年来播种面积可达300万公顷以上,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30%左右,产量可达

大豆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主要种植区域呢就是东北,尤其是黑龙江为主,近年来播种面积可达300万公顷以上,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30%左右,产量可达总产量的1/3。但是呢随着重茬

大豆的一生

从播种后种子萌发长成植株到开花结荚成熟称全生育期

全生育期划分为5个生育期: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分枝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成熟期

又根据植株生长中心与营养分配状况,把大豆的一生分为:种子萌发出苗到始花之前的营养生长阶段(前期)、始花至终花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中期)、终花至成熟的生殖生长阶段(后期)

按生育期长短分类

注:春作大豆除了极早熟少于100天,极晚熟大于150天,其余的10天为一个阶段。

一、发芽出苗期

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吸水膨胀,当胚根达到种子的长度时称发芽。当子叶出土展平时称为出苗。田间有50%大豆出苗是为出苗期,春大豆一般10-15天。

二、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一个分支出现为幼苗期,大豆出苗后3-5d,第一对原始真叶展开,方向与子叶展开方向垂直。这时幼苗形成了子叶节、真叶节,这两节之间即大豆第一节间。第二复叶刚展开时,幼苗期结束。此期经历20-25d。属于营养生长阶段。

三、分枝期

第一个分支形成到第一朵花出现为分枝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分化迅速。根系生长仍然明显快于地上部分。田间有50%的植株发生分枝时为分枝期。持续时间约17-25天。

四、开花结荚期

当50%植株开花时为开花期。豆荚长达2㎝时称结荚期。

大豆开花和结荚是交错的,所以又将这两个时期通称开花结荚期。从大豆花蕾膨大到花朵开放约需3-4天。从出苗到开花一般需要34-84天。

五、鼓粒成熟期

大豆从开花结荚到鼓粒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当田间50%的植株鼓粒称鼓粒期。

一个荚中,顶部籽粒先发育,然后是基部籽粒,最后是中部籽粒。

成熟期光合产物全部输送给豆荚,生育速度逐渐缓慢,最后完全停止,进入黄熟期,种子含水量迅速下降到15%左右。种子变硬呈现固有的性状、大小和色泽,荚亦呈固有颜色,就为成熟。

大豆的习性及特征

大豆的结荚习性

根据开花顺序、开花时间、花荚分布及着生状态、茎生长及植株形状等特征,分为:

无限结荚习性、有限结荚习性、亚有限结荚习性

大豆的形态特征

(一)、根和根瘤

1、根:大豆根系由主根、支根、根毛组成。根量的80%集中在5-20㎝的土层内。主根入土深度可达60-80㎝。支根水平伸展远达30-40㎝。一次支根还再分生二三次支根。根毛寿命短暂,一株大豆吸收面积约为100㎡。

2、根瘤:根瘤菌侵入根的表皮层形成根瘤。根瘤菌在根瘤中变成类菌体。根瘤内部呈红色时开始具有固氮能力。类菌体具有固氮酶。

大豆根瘤及根瘤菌的固氮

根瘤形态

不规则的球形,外观深褐色。

粒大内部呈粉红色,固氮能力强。粒形小,内部呈淡黄色、绿色或黑色,固氮能力弱。

根瘤菌固氮规律

根瘤菌通过固氮酶的作用,把空气中的游离态氮,转化合成为化合态氮的过程,称为根瘤菌固氮。

出苗1周后结瘤,出苗后2-3周开始固氮,开花期后迅速增长,开花至籽粒形成阶段固氮最多,约占总量的80%。

每亩根瘤菌共生固氮6.45公斤,占大豆需氮量的59.64%。固定的氮可供大豆一生需氮的½-¾(有资料说为20%-30%)。

根瘤菌固氮的影响因素

植株生长发育状况,植株生长健壮,结瘤多,固氮量高。

光照与温度,光照不足固氮作用减弱。最适温度为25℃左右。

水分与养分,最适为最大持水量的60%-80%。氮素抑制,磷钾促进,钼、硼、钴、镁有促进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油菜素内酯(BR),可提高根瘤菌固氮活性。

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的措施

增加有机肥排涝磷钾肥,亩施有机肥4000公斤,大豆根瘤菌数量可增加1.5-2倍。

调整土壤酸碱度,适宜中性或者微酸环境。

施用根瘤菌,每亩用25-40克根瘤菌拌种。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灌水、排涝。

合理补施微肥,早中期喷洒1%-2%钼酸铵或硼酸水溶液,能增产10%以上。

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大豆对气象因子的要求

(一)光照

1、光照强度:大豆是喜光作物

2、日照长度:大豆属于对日照长度反应极为敏感的作物。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在短光照和长黑暗条件下,开花提早,生育期缩短,反之,开花延迟,生育期变长。

若将北方大豆品种引到南方种植,由于每天日照时数缩短,开花提早,植株小,产量低;反之将南方品种引到北方种植,因不能满足对短日照的要求,植株生长高大,但开花延迟甚至不能开花。

(二)温度

1、大豆是喜温作物。≥10℃的活动积温。

2、生长适温24-26℃,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萌芽,低于14℃。生长停滞。

3、不耐高温,超过40℃,着荚率减少57%-71%。

4、低温-5℃,幼苗可能被冻死。开花期低于-0.5℃,花朵受害;低于-1℃,花朵死亡;-2℃,植株死亡,未成熟的荚在-2.5℃受害。成熟期遇到-3℃的低温,植株死亡。

(三)降水

1、东北春大豆区,5-9月降水600mm,产量最高,500mm次之,降水量超过700mm或低于400mm,均造成减产。

2、遇旱灌水是大豆增产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开花结荚鼓粒期。

二、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一)土壤有机质、质地和酸碱度

1、大豆适应强,各类土壤均可种植。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最为适宜。

2、要求中性土壤,PH值宜在6.5-7.5之间。PH值低于6.0常缺钼,不利于根瘤菌繁殖发育。PH值高于7.5的土壤往往缺铁、锰。

3、大豆不耐盐碱,总盐量<0.18%,NaCl<0.03%,植株生长正常。总盐量>0.6%,NaCl>0.06%,植株死亡。

(二)土壤的矿质营养

1、大豆植株中元素百分含量(%):氮2左右,磷0.25-0.45、钾1.0-4.0之间、钙2.23、镁0.97、硫0.69、氯0.28、铁0.05、锰0.02、锌0.006、铜0.003、硼0.003、钼0.0003、钴0.0014。

养分三要素的比例为4:1:2

所需要的氮磷钾是主要元素。对微量元素反应也比较敏感,缺少时会引起生理病害,严重的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比如缺锌会使大豆植株生长缓慢,同时会影响磷元素的摄取,降低植株体内磷的浓度,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缺硼时,大豆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将降低产量和含油量;钼是大豆氮元素代谢的必要营养元素,并参与大豆固氮的过程,大豆缺钼时叶片发生失绿现象,有时生长点死亡。

大豆的栽培技术

一、轮作与耕作

(一)轮作倒茬

1、大豆的茬口:对前作要求不严,对后作是好茬口。

(选茬选地)

2、重茬严重的减产20%-40%,重茬减产的原因:

一是病虫害容易发生蔓延

二是打破了土壤养分平衡

三是土壤积累有毒物质

(二)土壤耕作

施肥后耕翻,深耕20-22厘米。

施肥整地后播种比重茬播种增产19.3%。

经出苗后10天调查:整地播种的苗高8.9厘米,重茬播种的苗高7厘米,茎粗整地播种比重茬播种的增加0.4毫米。

耙平耙细,拾净根茬。耙深耙透,耙深12-15厘米。

二、播种

播种前准备

1、种子质量要求:纯度>98%,净度达到98%,发芽率>85%,含水量<13%。

2、种子处理:

选种:将杂粒、病粒、虫粒、栏粒、霉粒、秕粒去除。

晒种:晒种2-3天,提高种子发芽率。

进行发芽实验,发芽率低于80%要更换种子。

药肥拌种,防病虫,促生长。

种子包衣:可防治地下害虫、孢囊线虫、苗期蚜虫、根腐病等。

施用除草剂:浅混土后即可播种。(封闭药)

三、施肥

一)需肥规律

每生产150公斤大豆,吸收大量元素

氮(N)10kg、磷(P2O5)2kg、钾(K2O)4kg、

微量元素

铁40g、硼3g、锰0.5g、钼0.3g、锌6g。

大豆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氮比小麦、玉米多2倍,磷多1倍,钾多¼-½。

二)基肥

1、有机肥:每亩3000-5000KG。

2、氮肥:中低产田亩施尿素7.5kg左右,高产田不施或少施氮素化肥。

3、磷肥:亩施磷酸二铵10-30kg,或过磷酸钙30-50kg.

4、钾肥:亩施磷酸钾5-15kg,或草木灰200kg左右。

5、微肥:钼肥、硼肥、锌肥。主要用于拌种,硼锌肥也可底施。

三)种肥

1、磷酸二铵做种肥:每亩8-10kg.

2、尿素作种肥:3.5-4kg。随种下地,种、肥隔离。

3、钼酸铵拌种:每公斤豆种用0.5g,拌种用液量为种子的0.5%。

4、硼酸拌种:每公斤豆种用0.4g,用16ml的热水溶解,均匀喷拌在豆种上。

5、硫酸锌拌种:每公斤豆种用4-6g,拌种用液量为种子量的0.4-0.6%。

四)追肥

1、初花期追施氮肥:每亩追尿素3-5kg。

2、鼓粒初期根外追施,每亩用量为:

尿素:0.6kg;磷酸二氢钾:0.1kg;钼酸铵:15g;硼酸:100g;硫酸锰:50g;硫酸锌:200g.

先将肥料溶化于30kg水中,过滤后喷洒在大豆叶面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施用。

四、播种期的确定

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黑龙江南部地区及吉林地区一般在5月1日左右开始播种,其他地区在5月10日左右开始播种。

五、播种方法

1、精细播种:机播

2、严格掌握覆土深度:

无论采取何种播种方法,覆土厚度均为3-5㎝。不宜过浅或过深。

六、田间管理

(一)大豆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大豆播种后最初5周,杂草一般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对大豆生育影响不大。进入第6~9周,雨季来临,

杂草与大豆都进入旺盛生长期,形成草苗齐长的严重竞争局面,直接影响到大豆的分枝和花芽分化。

因此,除草的关键时期是大豆播种后5~6周,即由营养生长期逐步转向生殖生长期。如果这部分杂草一直延迟到第7周后再除去,不利于大豆增花保荚,造成显著减产。

大豆播种后4周内,杂草与大豆还没有形成竞争,在此期间内不必要除草。第6~7周,大豆第二片复叶出现后,进入旺盛生长期,其自身的竞争能力逐渐增强,此后新出的杂草受到大豆的严重抑制,一般不会对大豆生育和产量产生明显影响,只要大豆播种后第5~6周将已出土的杂草防除干净,以后的除草措施一般是不必要的。如果前期除草不彻底,有必要在大豆开花前辅助1次人工除去残存的大草。

3、铲前趟一犁:平作、垄作均可采用。在豆苗显行时进行,松土保墒、除草增温。

4、中耕除草:共进行3次,中耕之前先除草。第一次在齐苗后2-3天,深度10-12㎝。隔7-10天进行第二次,深度8-10㎝。封垄之前第三次,深度7-8㎝。中耕兼有培土的作用有利于防倒和秋涝。铲趟作业的伤苗率应低于3%。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1、典型的症状是茎部发生褐色病斑。

2、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

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呈麻丝状。

菌核病防治药剂:1、腐霉利 2、菌核净 3、咪鲜胺 4、异菌脲

大豆根腐病

根腐病是大豆的三大病害之一,在大豆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减产在25%-75%,甚至绝产。

主要发生在苗期,病株 根及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长条形不规则凹陷斑,后扩展成环绕主根的大斑块,有的为害侧根。该菌主要为害皮层,造成病苗出土很慢,子叶褪绿,侧根、根须少、后期根部变黑,表皮腐烂,病株发黄变矮,下部叶提前脱落,病株一般不枯死,但结荚少粒少。

大豆疫霉根腐病

大豆疫霉根腐病可在大豆的任何生育阶段发生和为害。造成幼苗出土前的烂种、烂苗和出土后幼苗的猝死,以及成株期的侵染,使植株矮化甚至枯萎死亡。

大豆根腐病药剂防治

噁霉灵+多菌灵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施芸苔素或其它生长调节剂。

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在全国各地区均有发生,以东北区发生最为严重。一般病粒率达10%-15%,严重地块达到30%以上。受害豆株早期落叶;粒重下降,秕荚率和青豆率增加,降低蛋白质和油的含量,严重影响大豆质量

叶部最早见到病斑的日期是7月上旬,8月中旬以后病害有明显的上升趋势9月初达到了高峰。随着生育进程的进程的进展,叶部病害开始缓慢下降,而荚部病害开始发展。

大豆灰斑病药剂防治:咪·丙 、咪鲜胺菌唑、多菌灵

大豆病毒病

大豆产区,大豆花叶病毒的侵染区在70-95%以上,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常年产量损失5-7%,重病年损失10-20%。个别年份或少数地区产量损失可达50%。病株减产因素主要是豆荚数少,降低种子百粒重、萌芽率、蛋白质含量及含油量,并影响脂肪酸、蛋白质、微量元素及游离氨基酸的组成等,病株根瘤显著减少。种子病斑的形成,主要因素是病毒感染,降低种子商品价值。

主要通过迁飞有刺蚜虫传播,轻病株叶片外形基本正常,仅叶脉颜色较深;重病株则叶片皱缩,向下卷,出现浓绿、淡绿相间,起伏呈波状,甚至变窄狭呈柳叶状。接近成熟时叶变成革质,粗糙而脆。

防治方法:种植抗病毒品种、建立无毒种子田、防蚜治蚜,药剂防治。

病斑不规则形,边缘深褐色,内部浅褐色,病斑上生粗糙刺毛状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初生褐色病斑,渐变褐色,最后变灰色,不规则形,上生浓密刺毛状黑点,常包围整个茎。

大豆炭疽病

东北大豆产区7-9月份,成株发病,若高温、多雨,炭疽病发生严重。苗期低温,生长后期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重。大豆发芽出土慢,发病就重。叶,茎,豆荚都会受害。

荚上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分生孢子盘有时呈轮纹状排列,病荚不能正常发育暗褐色皱缩或不能结实。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保证种子不带病菌。

2、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3、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

4、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5、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

常见虫害及防治

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大豆卷叶螟、豆荚螟、豆天蛾、斜纹夜蛾

大豆食心虫

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每年发生一代,幼虫在地下结茧越冬,翌年7月中、下旬向土表移动化蛹,7月下旬至8月初化为蛹盛期,蛹期对环境抵抗力弱。8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豆田成虫出现期为7月末到8月初。成虫于下午3时后豆田活动,有成团飞翔现象。8月下旬为入荚盛期。

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种植早熟或叶毛较多的抗虫品种。

药剂措施:成虫产卵盛期,药剂防治,不仅能毒杀成虫而且能杀死一部分卵和初孵幼虫;幼虫入荚盛期之前再喷一次,还能杀死大部分入荚的幼虫。

大豆蚜虫

东北每年发生10多代,6月末至7月初是豆田大豆蚜盛发前期,7月中下旬为盛发期,可使大豆受害成灾。7月末开始,气候和营养等条件逐渐对大豆蚜不利,豆株上出现淡黄、体小的蚜虫,为蚜量消退标志。

一般北部省区发生较重,是大豆的主要害虫,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达50%以上。以成虫或若虫集中在豆株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被害处形成枯黄斑,严重时叶片卷缩,脱落、分枝、结荚数减少,百粒重下降,更有甚者造成大豆光杆甚至死亡。

大豆蚜在一年中,一般有4次迁飞:

第一次迁飞出现在大豆幼苗出土期

第二次迁飞是大豆蚜在本田扩散蔓延阶段

第三次迁飞实在大豆开花期

第四次迁飞在8月份

大豆蚜防治方法

1、药剂拌种可以减少蚜虫的为害

2、田间点片发生蚜虫期: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2.5%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

3、在成虫盛发期:

2.5%氟氧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

30%氧乐·氰菊乳油30-40ml/亩

40%氧乐果乳油2000倍液

三、大豆卷叶

大豆卷叶螟以幼虫为害。幼虫将豆叶卷折,潜伏在其中取食叶肉,影响光合作用,组织受损后植株不能正常生长而减产。

大豆卷叶螟7月中旬进入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危害最重,8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8月下旬为一代成虫发生期,是二代幼虫为害盛期。

防治措施:

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

四、豆荚

豆荚螟为寡食性,寄主为豆科植物,是南方豆类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

豆天蛾

豆天蛾以幼虫取食大豆叶,低龄幼虫吃成网孔和缺口,高龄幼虫食量增加,严重时能将豆株啃成光杆,使之不能结荚。

豆天蛾在化蛹或者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分布均匀,发生就重。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天气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发生。在植株生长茂盛,地势低洼,土地肥沃的淤积地块发生较重。

农业防治:

选用抗虫品种

及时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数。

水旱轮作,避免轮作豆科作物。

总结

大豆正常生育需要对氮、磷、钾养分要求较多,其次为钙、硫、镁和微量元素钼、硼、锰等。

自分枝期起,对氮的吸收与积累随着植株的增长而逐步增加,鼓粒期达到最大;

磷的吸收高峰在分枝期-结荚期,幼苗到开花期吸磷量不大,但对全生育期的影响很大。

生育前期吸钾较多,结荚后吸钾达到高峰。

所以,在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同时,对大豆的营养需求也应及时掌握,保证水肥供应,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达到增收的目的。

作者:刘冬雪 编辑:堇却

 
标签: sdf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56038号
百度网盟123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可信电子商务联盟_商家网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