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土豆  河南  水稻  甘肃  节前  全国  种植  白菜  湖北  散养户 

建设新农村呼唤新农民

   2010-10-25 三农在线4190
核心提示: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广大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即使有再好的政策指导、再多的资金扶持,也无法真正让农民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广大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即使有再好的政策指导、再多的资金扶持,也无法真正让农民致富、让农村富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容乐观。统计资料表明,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同时,全国仅有5%的农民接受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这些都成了建设新农村的障碍。建设新农村,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将更多的农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

  近年来,不少地方结合本地实际,改变“就农业抓农业”的思路,通过“换位”思考,给广大农民“换脑”,全方位地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他们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为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着力打造农民工培训、市场对接、服务、信息四个平台,使大批农民树立新观念、掌握新技能,成为广受欢迎的各类技能人才,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从而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财富,加快了建设新农村的步伐。

  实践证明,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民致富、农村富裕的基本保证。农民知识化进程越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就越快。农民素质提高了,眼界开阔了,掌握的技能多了,才能提高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水平,并开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培育新型农民也是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前提基础。农民增强了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变谋出路”上,进而才会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那些不文明的、落后的习俗才会得以改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才能真正提高。培育新型农民还是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农民素质提高,将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以从传统的农业经济中转移出来。这样,“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城乡经济才能得以协调发展。

  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跳出农业抓农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这是事半功倍的突破口。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帮助中心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原创征稿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56038号
百度网盟123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可信电子商务联盟_商家网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 中国农业网站诚信联盟